Page 18 - 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考一本通》PDF
P. 18
(&董仲舒的学说
董仲舒提出%大统一& 的主张!强调政治统治的统一!也强调思想的统一!也强调思想的统
一!认为这是长治久安的必要做法!也正因此!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!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!作为
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" 在儒家思想中!董仲舒也非常重视%仁&!但董仲舒提出%天人感应&!从
天人感应的角度来阐释统治者需要%仁&!认为如若不仁!天将降灾" 所以!董仲舒强调的% 仁&
%德治&和孟子的%仁政&有相似之处!又有所不同" 孟子强调仁政得民心!董仲舒强调仁政得天
佑!但本质一致!都希望统治者正确的做法赢得国泰民安"
4&代表作$天人三策%
元光元年)公元前 *43*!汉武帝又令郡国举孝廉#策贤良!而董仲舒以贤良对策" 汉武帝连
问三策!董仲舒也连答三章!其中心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!史称'天人三策()或'贤良对策(*!后
被班固全文收在'汉书-董仲舒传(之中"
第一策主要是%天命&和%性情&问题"
第二策共四个问题$一是关于黄老无为和孔孟有为的问题!二是黄老尚质与儒学尚文问题
)道家崇尚本质!儒学崇尚纹饰*!三是任德任刑问题!四是现实问题" 后二者讲的是教育和选举
问题"
第三策是有关%天人之应&%古今之道&与%治乱之端&的看法与见解"
六#朱熹及其学说
*&朱熹其人
朱熹)**4),*())*!字元晦!号晦庵!晚称晦翁!徽州婺源)今江西婺源*人!宋代著名的理学
家#思想家#哲学家#教育家#诗人#闽学派的代表人物!是孔子#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
师!被世人尊称为朱子"
朱熹年少时便聪明好学!*,岁进士及第后!曾在福建#江西#浙江#湖南等地任地方官" 朱熹
在任地方官期间!力主抗金!恤民省赋!节用轻役!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!并实行某些改革措
施!政绩显赫" 著书立说#传道讲学是朱熹生命中的重要内容" 他建立了寒泉精舍!为母亲守孝
六年间潜心著述!又曾重修白鹿洞书院!建武夷精舍#漳州州学!修复岳麓书院等!晚年在建阳考
亭建竹林精舍" 朱熹对于经学#史学#文学#佛学#道教以及自然科学!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!著作
广博宏富"
(&朱熹的学说
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" 所谓%理学&!又称%道学&!是宋朝以后逐渐兴起的!也是宋朝以后
新的儒学!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!即所谓%义理之学&!代表人物以程颐#程颢#
朱熹为首!所以又称为%程朱理学&" 朱熹以程颐#程颢的理本论为基础!并吸取周敦颐太极说#
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#道教的思想!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"
传统儒学在董仲舒把许多主观唯心和迷信思想引入经文后!便充斥了%天命论&!认为皇帝
是天之骄子!受命于天!大宗世袭,,,%天是神化了的皇帝!皇帝是人化了的天&" 朱熹则巧妙地
以客观唯心的%天理&取代了%天命&!天理无所不包!无始无终"
天理虽是抽象之理!但一与人事相结合!就成了实理实学!这就是朱熹在理气论中论证的理
气分合#虚实相兼的道理" 抽象的天理!通过说明!万事万物都成为具体的理!包括宇宙生成#万
物演化" 依据%理气二元论&%心性二元论&和%理欲二元论&!对主体意志作广泛又精微的分析论
证!确立了理学的道德标准" 朱熹深入细致地研讨了心#性#情#意#志#理#命各种哲学范畴及其
中的关系!将之概括为%一以贯之!理一分殊&一句话" 以天理贯穿始终而借%理一分殊&来具体
分析万物演化!这包含了辩证因素" 从对立两方面来分析事物!最后归于一统"
! ! !
*)